查看原文
其他

房企生存发展模式正在剧变,命运分岔口文旅地产何去何从?

深耕文旅新消费的 执惠 2022-08-01


多数房企从来没有面对过如此特殊的局面:


去年8月监管部门“三道红线”融资新规发布后,被“逼”着降负债、降杠杆、保安全;


今年3月,包括北上广深在内的22个重点城市,被要求集中供地,原则上一年不超过3次。其他18个城市分别是南京、苏州、杭州、厦门、福州、重庆、成都、武汉、郑州、青岛、济南、合肥、长沙、沈阳、宁波、长春、天津、无锡。


资金、土地,房企的两个“命门”,正进入新的玩法模式,命运难免有更多分岔。


以集中供地来说,此前有分析认为,这一新政对大型房企将带来较大影响,但对中小房企反而会有利好,表现在大型房企短期内筹融资难度增加,难免顾此失彼,不能同时参与多个地块竞争,不能再利用资金和信息优势“通吃”市场、垄断资源。而中小房企可能有更多选择的余地,因为大型房企可覆盖机会减少,它们可以避开与大房企的直接竞争拿下地块。


但目前的现实比较“骨感”。有统计数据显示,截至6月3日,全国已有包括北京、天津、沈阳、长春、深圳等19个城市完成了今年首批集中供地,成交金额高达8333亿元。


其中有两个突出现象:一是首批集中供地的土地价格上涨高企,比如重庆,46宗土地中有22宗的溢价率超过50%。再比如杭州,对溢价率做出限制,但集中供地首日成交的32宗土地中,基本都以靠近30%的溢价率上限成交,其中有24宗进入了竞自持环节。


二是中小房企不但没享受到新政利好,反而更多陷入进退两难的处境,主因在于土地作为基本生产资料,必然要不断拿地,冒着高溢价率也要和大房企“掰掰手腕”,可高价拿地后怎么做出一定的利润,同样焦虑。


公开信息显示,被认为是房企50强的杭州滨江集团,在杭州首批集中供地土拍中拿下5块土地,拿地“壕”气,但接下来怎么办?其董事长在与投资者的互动中表示,“努力做到1%~2%的净利润水平”,而要实现这一目标,是建立在“滨江团队精干高效管理,公司融资能力强,融资成本低,品牌影响大”这样的状况下。


旭辉集团旗下晨曦资本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,今年5月上旬北京挂牌出让的30宗地中,亏损及零利润地块占39.13%,低利润项目占52.17%,中利润项目仅有8.70%,中高利润及高利润项目占比为0。



大概率来看,集中供地新政可能更利好头部房企,其次是中型房企,小房企则日子更艰难。这背后的因素包括不限于:头部房企资金实力更强、22个城市错开供地时间,所谓的资金压力也就弱化很多,对头部房企来说玩法差不多。但土地市场交易的集中化,加重了土地的稀缺性,以及竞争成本垒高,导致中小房企不得不跟,而又难顾及利润,面临资金压力增加、赚钱更难双重问题。那种“拿错地可能会死,不拿地只能等死”的窘境更加明显。这样的情况如果较长期持续,房地产市场格局也将再次生变。


这种迅速上演的变局,对文旅地产企业,或文旅是重要业务板块的地产企业,也将带来巨大冲击,毕竟“地产”仍是其中内核。这在一二线城市表现会更为突出,一方面,上述22个城市已囊括了多数一二线城市;另一方面,一二线城市仍是文旅地产项目的竞争高地,其影响因素包括:


1、最新统计的整体城镇化率虽已超过63%,后续整体速度会放缓,但还会升高(不同区域速度不一),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即提出“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,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,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65%,发展壮大城市群和都市圈。”


分两个维度来理解,一是城镇化率已较高的区域,已形成更多更高层次的文旅消费需求,且还将走高;二是城镇化速度较快区域,文旅消费需求也处于抬升阶段。这些意味着核心一二线城市的文旅消费圈层扩容,为新型文旅项目落地提供了市场空间。


2、城镇化推进下,意味着人口增加、区域外扩,在核心一二线城市表现更明显,叠加交通条件改善,城市消费的距离圈层延展,也会带来相应的文旅项目心需求。


文旅地产企业、或文旅是重要业务板块的地产企业,将会面临多重挑战:


1、上述的拿地挑战,既囿于自身困境,也要面对与知名企业竞争中可能被碾压,将优质土地供给潜在空间压缩。旅游央企,大型房企,或已有代表文旅地产项目的房企等,相对挑战小一些,反之其他企业则挑战较大。


以华侨城为例。


华侨城A6月1日公告称,其公司全资子公司(共2家)以85.03亿元共竞得苏州市三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。从拿地公司名称及经营范围来看,这三块地大概率将作为旅游地产/地产项目用地。


2、资金挑战。上述的“三条红线”融资监管新规,已是直接的巨大制约。同时,不少地方政府已更加“精明”,正在逐步告别以往较“粗糙”的文旅地产开发模式,表现之一是对文旅地产项目投资方的资金来源更为关注,“卡”得更严,是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筹资,还是自有资金,地方政府态度迥异,前者较难过关,后者则更容易,这对习惯于“空手套白狼”,或多依赖银行贷款等资金开发循环盘活的房企来说,拿新地开发新文旅项目的门槛抬升了不少。



3、延续上述第2点逻辑,更多的地方政府已明晰文旅地产项目的模式、玩法,这会推动更多的本地龙头类国资旅游企业或地产企业等入局,玩法类同,低价拿大量土地,盖房、建设文旅项目,卖房、运营文旅项目,同时激活项目区域商业活力,抬升区域土地价值。地方国资融资渠道多、融资成本低、政府信赖度高,且“肥水不留外人田”,何乐而不为?


面对这样的竞争者,央企、大型房企还有不少抗衡可能,中小企业则受到更多冲击。


4、运营挑战。低价拿地、卖房回本及赚钱,但文旅项目草草了事,或平淡经营,这种玩法已难以走通,地方政府不但更看重企业是否有运营文旅项目的(成功)经验,还要求先建部分文旅项目,或与住宅项目同期开建,同时分期批地,这导致企业的运营能力要求更高,资金压力也更大,旧模式难以玩转。


新形势、新局面下重重挑战压顶,房企拿地的四大“痛点”——招拍挂流程复杂地价高,与知名企业竞争被碾压,房企属性太明显不讨喜,缺乏产业做支撑难入门,痛感已更加“剧烈”,如何缓解?


7月3日-5日,执惠集团联合中厚明德,特别开设《产业用地与价值管理》一站式项目实操落地班。


本次实操落地班将聚焦“康养、文旅、乡村振兴、文商旅、产业地产”五大板块,对房企拿地进行前瞻性、系统性、针对性的分析讲解,并提供咨询问诊、专家到家、产业导入等一站式服务,解决房企势单力薄、资源有限问题,最大限度缩短拿地时间,用优质产业撬动土地政策,降低住宅开发成本,用住宅溢价进行配套建设,产业运营持续收益,让项目盈利多元化,转型升级新方向,核心优质产业做配套,从同行房企中突出重围。


改变现状,突破困境,有时需要一个契机、抓住一个机会。



今日话题

关于文旅地产企业命运分岔,欢迎您在留言区发表看法

「 精华文章值得看看 」



执 惠

助力中国文旅目的地生态创新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